紅會重查郭美美案7成網民不認同 查人不如曬賬

編輯:chenglian | 出處: 騰訊

  官微用“考察災情”一詞被批太官腔、向臺灣紅會收取500萬元“買路錢”謠言甚囂塵上、“中江縣紅會購買藥品虛開發(fā)票”造謠帖被新炒……蘆山地震之后,中國紅十字會一直沒有遠離輿論中心。而4月24日,紅會社會監(jiān)督委員會宣布“將于5月重查郭美美案”,堪稱往這個話題熱爐里,又猛添了一把柴。

  正如近年來多數(shù)紅會新聞一樣,紅會社監(jiān)委擬重查郭美美案,也陷入了“叫座不叫好”的尷尬。中青輿情監(jiān)測室抽樣1000條網民意見顯示,盡管關注者眾,但僅有27.8%的網民對此表示贊賞,逾七成(72.2%)網民持不認同態(tài)度。

  據(jù)統(tǒng)計,災后60小時,“紅十字會動態(tài)”已成為排名第五的網絡熱搜詞,新聞、網帖和微博討論合計達到66萬條。但這樣的“躥紅”,卻是由約兩萬條謠言、辟謠信息,以及超過35萬條網民吐槽組成的。若將輿情信息按事實型和情緒型劃分,54.07%的網民對紅會的討論,是情緒型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公眾對慈善機構透明度的不滿由來已久,其爆發(fā)載體,是2011年6月橫空出世的一介 “炫富女”郭美美。近兩年里,媒體又陸續(xù)曝出“上海紅會萬元餐費”、“成都紅會汶川地震募款箱多年未取,箱內捐款發(fā)霉”等事件,令紅會幾乎不間斷地處在輿論火山口上。

  2012年,紅會力邀王振耀、白巖松等社會各界精英,組成16人社會監(jiān)督委員會,力圖以中立、專業(yè)的力量,促進紅會公開透明。鑒于蘆山地震后,紅會領受的質疑和謾罵不斷,該社監(jiān)委新聞發(fā)言人王永表示,社監(jiān)委內部已經對重查郭美美案達成初步共識。上述發(fā)言以微博形式出現(xiàn)后,抽樣網民意見發(fā)現(xiàn),“買賬”的人并不多。七成發(fā)言的網民更期待紅會用“曬賬”而非“查人”的方式,來亡羊補牢。在網民不買賬的理由中,認為“重查無助于結果改變”的,占了三成(32.6%)。網民“生姜”規(guī)勸:“信任就像一張弄皺的紙,即便撫平,再也不會變成原來的樣子——希望紅會會懂。 ”

  更多網民(39.6%)不買賬的理由,則是懷疑“重查郭美美案”只是紅會試圖將當前募款難的境地,歸咎于郭美美。如網民“劉勝軍改革”直言,他認為重查郭美美是 “逼”出來的,“紅會此舉,并非幡然悔悟,而是因為自身面臨捐款斷流的 ‘收入危機’?!本W民“l(fā)unch”覺得,紅會社監(jiān)委是“有勁兒使錯了地方”:“重查也不可能解決公眾對紅十字會的認識,本質是紅會的管理問題。與其重查郭美美事件,不如想想怎么把自身管理搞上去。 ”

  公允地講,紅會聲譽因“郭美美事件”而陷入“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講,就是指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后,近年來,可謂動輒得咎。紅會社監(jiān)委若是為了正本清源而查清郭美美事件,并非沒有價值。為何網民的反響如此不積極?

  “郭美美案只是一個導火線,最主要的是,官方公益組織體制導致的透明性不足、對外響應緩慢,在互聯(lián)網面前,難以滿足公眾的‘苛刻’要求。重查郭美美可以看作一個公關事件,但很難根本性地扭轉局勢。 ”新聯(lián)合公益基金會在其官方微博上的分析,一語中的。

  在七成不認同聲音中,力挺上述意見的網民占到37.8%。微博名人陳利浩的一則表態(tài),就蘊含著十足的正能量。他說,雖然有郭美美的困擾,但中國紅十字會還是有著數(shù)千萬會員的社會救助主渠道之一,新一屆班子也一直在努力改進。既然(紅會)不可能被取締,我們就應該用各種形式推動它變革、優(yōu)化,包括捐助者的監(jiān)督。我們的批評建議,比捐款更有價值。

  “紅會與其糾結于一個郭美美,不如鼓起‘從零起步’的勇氣。想要重獲民眾認可,真正有用的,是透明有序的運作,是把捐款人的每一筆善款都高質量地公開,嚴懲貪污分子,這才經得起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和考察,下一個‘某美美’才不會冒出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