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求親情”是情感饑渴癥

編輯:南嶺雪 | 出處: 中新

  據媒體報道,11歲湖南女孩為見爸爸媽媽,自導自演綁架案。大家瘋狂尋找她時,她只靜靜地坐在樓梯口畫畫,等待被發(fā)現……

  為了得到父母的陪伴,孩子竟使出如此極端手段,看似荒唐,卻又符合情感訴求:不造點爆點,父親會坐飛機飛回來嗎?母親會停下生意照顧、陪伴自己嗎?正是因為平時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心理成長,孩子才“劍走偏鋒”求得父母關注。

  心理專家指出,1歲-15歲是青少年情感、品德、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期,父母對孩子情感和心理關切,給予充分關注,注重建立親子關系、朋友式的和諧信任,不僅能讓孩子得到心理安全感,更有助于孩子的人格、智力、道德和諧發(fā)展。否則,就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比如“親情匱乏”讓代際關系生疏、冷漠,容易出現學習焦慮、溝通焦慮、處事敏感、容易沖動、逆反心理等人格缺陷。

  親情是孩子最好的情感支持系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就認為,如果孩子在12歲之前,特別是6歲之前不能跟父母建立起一種親密的情感,一生都會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遺憾的是,這些年,社會發(fā)展日益現代化,許多家長的教育觀念卻仍然停留在封閉和落伍狀態(tài)。諸多父母寧肯忙于工作或應酬,也不愿為孩子預留充分的親子時間,甚至認為,過多的擁抱和親吻孩子是教育矯情,這些都讓教育效果和孩子的成長質量大打折扣——“自我綁架求親情”就是最好的例證。

  為避免“自我綁架求親情”再次發(fā)生,首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應樹立情感發(fā)展以及情感陪伴意識。其次,還要學一些親子關系、情感教育的技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在游戲中達成教育目標,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其三,學校等教育機構也要多為孩子提供一些與社會、小伙伴交流的機會,用集體的力量消除孤獨感,減少情感斷層與真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