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假鱈魚,我們就得先知道真鱈魚是什么?,F在市場上的鱈魚種類繁多,到底有多少種魚被稱為“鱈魚”呢?
事實上,鱈魚只是一個普通的魚類商品名稱,有500多種魚可以合情合理的被稱為“鱈魚”,市面上常見的也有10多種。
在市場上,鱈魚也被用作多種魚類(包括部分非鱈形目的魚類)的俗名,比如屬于裸蓋魚科的魚類,它在市面上的中文俗名就叫“銀鱈魚”。
那么,假鱈魚的真實面目又是什么呢?原來,市場上販售的假鱈魚的真身其實就是油魚。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它的俗稱是泉水魚,別稱則有“圓鱈魚”,“仿鱈魚”等等。
油魚屬于鯉科魚類,生活與山溪或有流水的巖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及岷江,西江中上游??渴秤霉柙搴退ハx的幼蟲為生。
油魚被多個國家列入禁止食用名單。其中日本將其列為“有毒魚”,禁止入口;意大利官方將其列為禁止入口魚種。但目前我國并沒有對油魚這樣的魚類有禁止或者限制食用的規(guī)定。
我們已經知道假鱈魚的面目就是被稱為油魚的家伙,那么,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假鱈魚,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
首先,油魚屬于深海魚,含有大量的油脂,占體重的18%至21%,尤其以蠟酯為主。又因為蠟酯的熔點高達1000攝氏度,由于人體無法將其分解吸收,腸道受到刺激后會出現肚瀉的現象,排出橙黃色的油酯,但不會中毒。
油魚內含的蠟酯,雖然并非有毒,但人體難以消化,并且累積在直腸中,因此有部分人食用后,會出現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的癥狀,并且油份可能會不斷地從肛門流出。
有實驗報告顯示,44人試驗進食油魚后,20人出現不適,當中16人出現排油腹瀉,10人出現腸胃痙攣,7人頭疼,以及5人有嘔吐情況。
如果有人不小心食用了油魚冒充的鱈魚,最快在30分鐘就會出現以上的癥狀,但多數人會在兩天內痊愈。
面對黑心商販出售的假鱈魚,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不要上了黑心商販的當?,F在就跟大家介紹幾種辨別假鱈魚的方法。
方法一:看價格
鱈魚是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再加上它的原產地不是中國,因此它的價格不可能過于便宜。一般鱈魚的售價至少每公斤在200元以上,而油魚每公斤一般不會超過60元。如果看到價格過于低廉的鱈魚,我們一定要謹慎購買,千萬不能貪圖小便宜。
方法二:用手摸
這個方法在兩者冰凍時很難區(qū)別,但是在解凍后,鱈魚摸上去就會很柔滑。解凍后摸魚皮,鱈魚是很光滑像有一層黏液膜一樣,而油魚則要相對粗糙一些。
方法三:看鱗片
鱈魚鱗片較小,身上有小小的銀色圓點,肉色較淺。鱈魚的鱗片非常鋒利,摸上去像針刺一樣,為了體現真鱈魚的這一“高貴”特點,賣場一般不會剝去其鱗片。而油魚的鱗片則無此特征。
方法四:看肉和皮的顏色
鱈魚的魚段皮發(fā)白或灰白,色淡,肉質細膩;油魚的皮為灰黑色,色深,有網格狀,肉質較硬且粗糙。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后會發(fā)現呈黃色。
方法五:看橫切面
鱈魚現在賣的基本都是冷凍切片,銀鱈魚肉色潔白,肉上面沒有特別粗特別明顯的紅線,魚鱗非常密,是一片壓一片的那種。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油魚。這是因為鱈魚的體積比油魚大。油魚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色的線條,而鱈魚是沒有的。
在這里,希望提供的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在購買鱈魚是不要誤買了假鱈魚。
我們知道了如何辨別假鱈魚,但那些黑心商家的招數更是層出不窮。一般如果是整條魚出售,就很容易辨別出哪個是真鱈魚,哪個是冒牌貨。但是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幾乎是被分割出來的鱈魚塊。這也增加了真假鱈魚的辨別難度。
那么,如果我們不小心誤食了假鱈魚,也就是油魚,該怎么辦呢?
首先,在我們誤食了油魚之后,一般會出現腹瀉以及肛門噴油的癥狀。由于衛(wèi)生紙很容易滲透,并不適合用來墊在屁股。而女性衛(wèi)生棉墊原先設定的吸收區(qū)域、液體都不一樣,不容易對癥下藥,很容易側漏。成人紙尿布范圍大、有高分子吸收體、防側漏的范圍超大,可以有效阻絕噴油。
其次,這種癥狀最久會持續(xù)到4天,但之前24時會最密集。請耐心等待這些深海魚油 噴完為止。在這段期間內有時候會短暫停止噴油,不過之后還是有可能會噴油,保護措施不要輕易卸除。
最后還是建議誤食了假鱈魚的朋友一旦出現不適癥狀要立刻去醫(yī)院就醫(yī),讓醫(yī)生給出專業(yè)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