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吃餛飩,一般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么餡兒就包什么餡兒,但是寶寶呢?寶寶那么小,也能跟著大人一起隨便吃嗎?答案是不行的。由于寶寶還太小,腸胃的消化功能還不是特別強,如果吃一些太油膩或者難消化的餛飩,會對寶寶身體造成負(fù)擔(dān)。那么寶寶應(yīng)該吃什么餡料的餛飩呢?
給寶寶吃的餛飩,餡兒要嫩,才會比較容易消化,下面這款菜肉小餛飩,就最適合寶寶啦。
第一步:備餡。瘦肉攪成泥,也可加入蝦泥,放入少許的醬油,料酒,鹽,香油,切得細(xì)細(xì)的蔥末,攪拌均勻。胡蘿卜香菇攪拌機打成泥,和調(diào)好的肉餡混合。想讓餡嫩嫩的,咬一口就散開,辦法很簡單,在餡里加入蛋,一碗的餡加一只雞蛋就好,拌勻了,煮出來的肉餡嫩嫩的,用勺子一壓就散開了,寶寶吃起來可方便了。
第二步:包餛飩。 按包法和形狀的不同,餛飩通常分為四種,分別為:官帽式、枕包式、傘蓋式、抄手式。這個就按媽媽們喜歡自行選擇哈。
第三步:水燒開后,餛飩下入鍋里,快要煮熟的時候,灑入洗干凈的紫菜碎、切碎的蝦皮和黃瓜末。喜歡吃蔥香的,還可以放入蔥末。
第四步:出鍋后,滴入一滴香油調(diào)味。
媽媽們看完,是不是都有點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呢,方法其實不難哦,趕緊mark下來,有空的時候動手為小寶寶親手制作哦!也可以一次多做一些,放冰箱里冷凍起來,早餐的時候拿出來煮熟就可以了,也不費事。快快行動吧!
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shù)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那么餛飩為什么能廣受歡迎,發(fā)展得這么好呢?除了餛飩本身的味道鮮美之外,我想餛飩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原因之一了。
我們都知道,餛飩由餛飩皮與餡料組成,那我們分別看待。首先是餛飩皮,它的營養(yǎng)價值怎么樣呢?
原來,餛飩皮能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必需的脂肪酸??梢蕴峁┭t素(有機鐵)和促進(jìn)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其實餛飩皮是由面粉制作的,而面粉的營養(yǎng)價值恰恰就很高,面粉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餛飩皮還對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有著輔助治療的作用。由此我們知道,餛飩皮的營養(yǎng)價值可見一斑。
接著我們再看看餛飩餡料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這個倒要兩說了,因為大家包的餛飩餡都是由個人喜好決定的,所以很難說的清楚,如果說是菜肉餡的,營養(yǎng)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維生素,脂肪。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鮮蝦餛飩?cè)藲饽敲锤?,那么肯定少不了蝦,小編也給大家說一說蝦的營養(yǎng)價值,蝦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常吃鮮蝦(炒、燒、燉皆可),可醫(yī)治腎虛陽痿、畏寒、體倦、腰膝酸痛等病癥。如果婦女產(chǎn)后乳汁少或無乳汁,常吃蝦還可以起催乳作用。另外蝦皮有鎮(zhèn)靜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jīng)衰弱,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諸癥。并且海蝦中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
綜上所述,你說餛飩能不發(fā)展迅速么!
動手能力強的人,應(yīng)該喜歡自己包餛飩吃,不僅餡料可以隨心所欲,想吃多少也可以自己控制,不過餛飩皮可是包餛飩的重中之重,餛飩皮做的好與壞,隨時影響到餛飩的口感和賣相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餛飩皮的做法吧。
面粉加涼水、一點堿和成光潤的面團,蓋上濕布餳約20分鐘,然后將整塊面分成不超過二吋見方之小塊加干面粉,盡量搟開,但至一定程度就搟不薄了。這時以玉米淀粉取代面粉,就可搟至隨意所需的厚度,搟成薄皮,切成6CM見方的片。
和面的時候最好放個雞蛋在里面,面不要太軟,要比搟面條要薄.搟到合適的時候把搟面棍從中抽出來,用刀把面切成8公分寬再把面皮撣開,一條一條羅好,用刀再切就可以了.抽搟面棍前要在面上多撒干面粉,防止粘連。
有個小提示,制作餛飩皮的面粉顏色將直接影響?zhàn)Q飩皮的顏色,越近麥粒粉心部分的顏色則越白,面粉品質(zhì)則好,所以由面粉的顏色可以看出面粉的好壞。
這些步驟,對心靈手巧的你來說,一定不成問題,那么就現(xiàn)在,為親朋好友獻(xiàn)上親手制作、獨一無二的愛心餛飩吧!
餛飩與餃子都是北方的傳統(tǒng)面食,后來漸漸普遍起來,它們的構(gòu)造相類似。千百年來水餃并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fā)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fēng)格。至唐朝起,正式區(qū)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餃子與餛飩的有什么不同。
1、叫法的區(qū)別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南宋時稱為“燥肉雙下角子”。
而餛飩的叫法.就更多了
北京、上海:中國北方等地通常稱為餛飩。
廣東:因口音不同而沿“餛飩”之音稱為云吞。英稱“wonton”即原自廣東話。
福建:俗稱扁食,也有少數(shù)人稱扁肉,肉餡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
四川:俗稱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紅油抄手”。
湖北:俗稱餛飩,有人也稱為水餃。 江西:俗稱清湯。
日本:隨著廣東廚師,傳自中國廣東,沿廣東話發(fā)音稱“ワンタン”(wantan),寫作“云呑”。
臺灣:閩南語稱扁食。
2、外形及吃法不同
餃子餡比較多,一般個頭也比較大,而餛飩常常就是一口吞的個頭。餃子的邊是直接用手捏起來的,而不象餛飩它有一個反卷的邊,看上去比較好看;再就是吃法,餃子的吃法是比較簡單的,沾點醋就行了,而吃餛飩花頭就多了,它必須得調(diào)鮮湯,還有蔥花,講究點的可能還要放榨菜,蝦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