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進補的湯水種類中,黃芪紅棗湯絕對稱得上是制作較為簡單的一種,甚至可以說簡單得叫人難以相信,看看黃芪紅棗湯的做法是怎么樣的。
做法一
原料:生黃芪:15克、大棗:5枚。
做法:將黃芪和大棗洗凈,放入砂鍋內(nèi),加兩碗清水,蓋上鍋蓋,先大火燒開,再轉(zhuǎn)小火煮半小時,棄渣喝湯,每周飲用2-3次。
做法二
用料:黃芪15克,紅棗15枚。
制法:取黃芪、紅棗加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以上。
用法:每日1劑,分2~3次服,食棗喝湯,連服15天為一療程。
黃芪紅棗湯的做法是不是簡單得難以置信呢?這么簡單的黃芪紅棗湯,你也趕緊來試一下吧。
黃芪建中湯主要是由黃芪、白芍 、桂枝、生姜、炙甘草、大棗、膠飴其中食材熬制而成的。黃芪建中湯是中醫(yī)一直推薦的藥膳湯,它的藥用價值很高。黃芪建中湯對于脈虛無力或者有操勞過度史的患者也是適宜食用黃芪建中湯的。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一些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黃芪建中湯。又是由于做法非常簡單,一直都是受到大眾的喜歡。
當歸黃芪湯是我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藥膳中的其中之一,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當歸黃芪湯的做法簡不簡單呢?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下它的做法:
1、準備材料:黃芪30克,當歸10克、紅棗各0克。
2、首先將黃芪、當歸、紅棗洗凈,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取汁備用。
3、藥渣再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取汁,合并藥汁即可。
黃芪桂枝五物湯,別名黃耆桂枝五物湯、黃耆湯、黃耆五物湯、桂枝五物湯、五物湯,出自《金匱要略》,屬于溫經(jīng)散寒劑,具有益氣通經(jīng),活血通痹的功效。對于皮膚炎、末梢神經(jīng)炎、中風后遺癥等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均可加味用之。那么具體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什么呢?下面媽網(wǎng)百科來給您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吧!
功效:益氣溫經(jīng),和營通痹。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藥物組成:黃芪15克 桂枝12克 芍藥12克 生姜25克 大棗4枚。
藥方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成人常用劑量: 3劑)
主治:營衛(wèi)虛弱之血痹。肌膚麻木不仁,或肢節(jié)疼痛,或汗出惡風,舌淡苔白,脈微澀而緊。
現(xiàn)代運用:
1.本方為治療血痹之常用方劑。以四肢麻木,或身體不仁,微惡風寒,舌淡,脈無力為證治要點。
2.若風邪偏重者,加防風、防己以祛風通絡;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紅花以活血通絡;用于產(chǎn)后或月經(jīng)之后,可加當歸、川芎、雞血藤以養(yǎng)血通絡,肝腎不足而筋骨痿軟者,可加杜仲、牛膝;兼陽虛畏寒者,可加附子。
3.對于皮膚炎、末梢神經(jīng)炎、中風后遺癥等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僅適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風之后,半身不遂,或肢體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氣短乏力,以及產(chǎn)后、經(jīng)后身痛等。
文獻摘要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黃芪桂枝五物湯,在風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黃芪為主固表補中,佐以大棗;以桂枝治衛(wèi)升陽,佐以生姜;以芍藥入營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營衛(wèi)兼理,且表營衛(wèi)里胃腸亦兼理矣。推之中風于皮膚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p>
當歸黃芪羊肉湯,美味又健康,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我們都知道當歸、黃芪是兩味中藥材,藥用價值很高。黃芪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同時也有保肝利尿,以及抗衰老、降壓和抗菌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羊肉的補身作用也不少,所以這三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藥膳湯了。
當歸、黃芪、紅棗都是補血補氣的藥材,將其集合起來制作而成的當歸黃芪紅棗湯,也是女性首選的補血良方,那究竟其是怎么做的呢?
材料:當歸10克、黃芪10克、紅棗(去核) 10個、紅糖適量。
步驟:
1、當歸、黃芪、紅棗(去核)洗凈,將當歸、黃芪與紅棗加入3碗水浸泡十分鐘。
2、中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10分鐘左右。
3、當砂鍋內(nèi)的水煲至一碗的量時將加入適量的紅糖。
4、繼續(xù)煮5分鐘左右即可。
5、棄渣喝湯,每周飲用2-3次。
簡簡單單五步,美味又營養(yǎng)的當歸黃芪紅棗湯就制作完成了,那湯色就像咱的血液般,真不愧是補血補氣的良方啊,你也不妨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