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動物也要坐月子?探究坐月子根源

編輯:lemon | 出處: 媽媽網


坐月子的根源

  探究坐月子根源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月內”,是產后必須的儀式性行為。 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xié)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圣地位,周邊的人甘愿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fā)泄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 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yǎng)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盡快恢復。

  那么,中國女人為什么要坐月子,而西方卻沒有這個傳統(tǒng)呢?首先,這是與飲食結構有關的。西方人以魚肉類的食物為主,中醫(yī)講“魚生火,肉生痰”,從體質上說,他們的火熱濕性很重,而為了把這些濁氣散出去,所以他們的肌膚腠理就和我們東方人有很大區(qū)別。比如,西方人的體毛很重,甚至是胸部都長毛,他們的毛孔很大,骨節(jié)也很粗,以便通過毛孔的開泄功能把濕氣代謝出體外。這都是從生理上為了增加宣發(fā)的力度演化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年的結果。而中國人,很早就告別了洪荒時代,自古就以纖維性的食物為主,多食五谷雜糧和蔬菜。由于飲食清淡,中國人的體質是收斂的力度大于宣發(fā)的力度,所以我們體毛很輕,皮膚緊密細膩,毛孔很小,骨節(jié)也特別細密。

  中醫(yī)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骨節(jié)是閉合的,而產后,隨著骨盆的打開,產婦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處于一種開放松弛的狀態(tài)。這時,風寒就容易趁虛而入,通過張開的骨節(jié)進入人體內。月子結束時,產婦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閉合狀態(tài)。那么,坐月子期間進入體內的寒邪也就會隨之而然地被閉鎖在體內,從此留下嚴重的后患。因此,產后坐月子非常有必要。

  推薦閱讀:
  【知識大爆炸】揭開“節(jié)育環(huán)致癌”背后真相
  準媽必看!產后避孕高清圖曝光(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