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必學!新生兒鵝口瘡家庭護理攻略

編輯:chendanlu | 出處: 媽媽網(wǎng)

  鵝口瘡是新生兒和小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白色念球菌感染多見。大多數(shù)新生兒或小嬰兒主要是接觸了污染的食具、包括護理人員或喂奶者不清潔的操作和手指污染、媽媽乳頭不潔、孩子啃咬不清潔的物品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鵝口瘡的發(fā)生或者反復感染遷延不愈。下面來看看關于鵝口瘡的介紹及其治療和預防。


當營養(yǎng)不良造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受到抑制的時候則可以發(fā)病

  白色念球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皮膚、口腔、上呼吸道、腸道和婦女陰道等部位,白色念球菌是條件致病菌,當營養(yǎng)不良造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受到抑制的時候則可以發(fā)病。例如長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激素類的藥物以及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造成人體內(nèi)菌群失衡,白色念球菌增多,引起發(fā)病,以上屬于內(nèi)源性感染。另外,比較多見的是外源性感染,由機體直接接觸而引發(fā)的。例如常見的鵝口瘡。在出生不久的新生兒感染鵝口瘡可能與產(chǎn)道分娩時接觸產(chǎn)道念球菌感染所致。但是大多數(shù)新生兒或小嬰兒主要是接觸了污染的食具、包括護理人員或喂奶者不清潔的操作和手指污染、媽媽乳頭不潔、孩子啃咬不清潔的物品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鵝口瘡的發(fā)生或者反復感染遷延不愈。

  剛出生的新生兒消化道是沒有細菌的,出生后細菌很快從口、鼻和肛門侵入,到生后3、4天接近高峰。細菌主要是集中在大腸和直腸中。腸道的細菌含有各種酶,可以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纖維素,合成維生素K和B。這些細菌包括益生菌和致病菌。一般情況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主要是益生菌占優(yōu)勢。腸道細菌的種類在一定程度上也與食物的成分有關,例如母乳喂養(yǎng)兒,由于母乳中含有雙歧因子,能夠促進雙歧桿菌生長,而抑制大腸桿菌生長。大腸桿菌、白色念球菌等屬于條件致病菌,平時不發(fā)病,但是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有可能成為致病菌。

  鵝口瘡主要是發(fā)生在新生兒或小嬰兒的口腔的兩頰黏膜、唇、舌面,上顎、牙齦等。嚴重者可以累及咽喉部。鵝口瘡是一種白色的乳凝塊狀物,類似奶凝塊,不易剝?nèi)?,如果強行剝?nèi)t局部黏膜出現(xiàn)潮紅、可以滲血。孩子患鵝口瘡一般沒有疼痛感,也不流口水、不影響吃奶。但是當孩子抵抗力下降時,病變開始向下蔓延,造成咽喉部、食道、腸道、氣管或者肺部感染,出現(xiàn)嘔吐、嗆奶、聲音嘶啞和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極個別的可以侵入血液而發(fā)生敗血癥、肺炎或腦膜炎。

  對于鵝口瘡的處理、既要治標也要治本,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堅持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活性物質(zhì),如母乳中的主導蛋白質(zhì)α-乳清蛋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不但可以促進益生菌雙歧桿菌在大腸中定殖,還能繼續(xù)繁殖起來。更何況母乳中還含有雙歧因子、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lgA抗體、乳鐵蛋白、溶菌酶……

  如果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造成抵抗力下降、或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激素類的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等造成的鵝口瘡,就需要采用全身支持療法,增加機體抵抗力,不要濫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避免長期使用激素類和免疫抑制劑藥物。同時使用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

  對于因接觸不潔食具造成的鵝口瘡,孩子所用的一切物品、包括食具都要進行清潔消毒。同時護理人員必須注意自身的清潔和、尤其是護理孩子前要洗干凈雙手。

  治療鵝口瘡可以用2%碳酸氫鈉(即蘇打)溶液清洗口腔,因為堿性環(huán)境不利于白色念球菌生存。然后涂抹制霉菌素,其溶液配制一般是5毫升水(或甘油)里加上制霉菌素50萬單位(制霉菌素一片多為50萬單位),最好在孩子吃奶后進行涂抹,以免藥物被沖掉,每天3次。嚴重者或反復發(fā)作者,可以同時口服制霉菌素,一般一天25~50萬單位。提請注意:療程一定要要用夠,以徹底清除病原體。同時需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肝、腎情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