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早學走步 容易出現(xiàn)“O型腿”

編輯:靜渝

  3、給點耐心和等待,學會放手:寶寶初學走路時,需要在反復的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這樣才能走得更穩(wěn),所以我們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給寶寶多一些嘗試的機會,不要因為寶寶摔了一跤,就心疼得不再讓他練習了,也不要在他面前表現(xiàn)出驚慌害怕的表情,以免增加寶寶對學步的恐懼。許多寶寶遲遲不會走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該學步時間時,仍被經(jīng)常抱著,這樣看似很安全的呵護,卻剝奪了寶寶行走的權利,其實,家長應該大膽放手,讓寶寶去體驗,當寶寶摔倒時,給予他溫柔的安撫和鼓勵。讓他更有安全感。

給點耐心和等待

  4、做好安全防護,讓寶寶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會控制自己的下肢動作:當寶寶扶著東西能夠站起來后,就要開始教寶寶學走路了,這時家長可以蹲在寶寶面前,伸出雙手拉他手臂至與肩同高的位置,但注意不要抬得抬高,以免拉傷寶寶。然后鼓勵寶寶慢慢向前邁步,讓他充分體驗腳踏實地的真實感覺。當拉著寶寶的手他可以開步走以后,爸爸媽媽就可以站在他面前,用雙手或毛巾托住他的腋窩,跟著他一起走,逐漸讓寶寶減少對外力的依賴,直到自己對身體能平衡控制,只需用一點點外力就能自己往前走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在距離寶寶1米左右的地方,用他喜歡的玩具去引逗他向前邁步,訓練多幾次后,寶寶便能大膽地獨立行走了。

  5、及時糾正不正常的步態(tài):在學走路的時候,由于下肢尚未完全發(fā)育,腳步的力量不夠,學步及站立時,雙腳便自然地分開,使腳底面積加寬以增加穩(wěn)度來防止跌倒,結果產生了雙腳自然分開的不正確走路姿勢。隨著年齡的增長,動作平衡慢慢變得協(xié)調,這種八字分開的步態(tài)也會慢慢改變的,所以家長不必太過于擔心,但如果超過2歲了,寶寶的走路姿勢仍然是這樣,或者是超過1歲半仍還不會走路時,則應該要帶寶寶到醫(yī)院請專業(yè)的醫(yī)生檢查下,以便及早糾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