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潛能大反而不幸福

編輯:靜渝

  這些信息都在強烈地要求你做得“更早,更快,更多”,好像哪位父母不給孩子報一堆訓練班,就要背上“疏于照顧”的罪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摩爾博士指出,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過滿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道理上家長們都懂得讓孩子休息很重要,但是在競爭的壓力下,家長們不得不為之,生怕對不起孩子的潛能。

  熱心的家長陷入焦慮,為了確保孩子發(fā)揮出所有潛能,時刻關注孩子的客觀指標——學習成績。分數(shù)低了,家長就很糾結(jié),擔心孩子學習沒有努力,或者老師教得不好,于是監(jiān)督孩子做作業(yè),幫助他們考前復習,批改他們的卷子……

  摩爾指出,孩子的潛能原本只是一種可能,但到了家長那里卻變成了一種期待。支持和鼓勵孩子取得好成績是應該的,但太過在意就會變成焦慮的關注,潛能就成了一種包袱。

人生的潛能不只是成績

  人性的潛能不只是成績

  摩爾認為,“孩子不成功,就是失敗”是對潛能的狹隘看法。生活并非如此,還有很多的選擇和機會?!昂⒆記]有發(fā)揮出潛能”是一句廢話,因為人們不知道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子,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充滿驚喜的。

  培育孩子的潛能,從廣義上講就是培育他們的人性,包括拓展他們與別人的善意溝通,以及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感受比自我更偉大的世界,尋找人生的快樂和滿足,締造有意義的人生……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家長的評價與反應塑造了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世界會告訴孩子“你很聰明”,但家長可以幫他看得更遠,要讓孩子知道,除了成績以外,友善、幽默、好奇、決心、勇敢和熱情等品質(zhì)同樣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