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開誤區(qū) 憐牙悧齒寶寶是這樣煉成的

編輯:靜渝

  【媽媽網(wǎng)特稿】寶寶總是半天都說不出話來,這是因為寶寶的詞匯量還不夠表達他們的想法,爸媽有時不了解,還誤以為寶寶是口吃。其實爸媽們或許你們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方法不對,導致了不肯開口說話。

  一歲多的寶寶開始開口說話了,很多媽媽特別著急:“為什么我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其實,想讓寶寶說話流利、伶牙俐齒,家長們一定要謹防5大誤區(qū)。

  誤區(qū)1: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對他說:“寶寶,我是媽媽”?!皩殞?,這是奶,你餓了吧!”時間一長,這種語言信息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里。

  隨著他的智力發(fā)育,再經(jīng)過幾十次的語言重復,他就明白,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到了1歲的時候,他可能會叫“爸爸,媽媽”了;當有人對他說:“寶寶,你的球呢?”他會轉(zhuǎn)身去找,說明他已經(jīng)明白了話的意思。

 
認為寶寶聽不懂

  誤區(qū)2: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jīng)明白成人的話還不會從口中說出,若寶寶指著水瓶,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遞給他,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fā)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并達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當寶寶想喝水時,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他拿著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時,會努力去說“ 水”,僅僅說一個字,你就應(yīng)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