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5歲時街頭走失 18年后“網(wǎng)遇”父母

編輯:anshanshan | 出處: 南方都市報

  就這樣過了約1年后,一個80來歲的老人花了8000元將他領(lǐng)走,帶到了河源市東源縣地遠村。老人姓張,膝下有一子已去世,張家斷了香火,老人遂買下他當孫子養(yǎng),但鄭雄坤依舊稱其“養(yǎng)父”。

  此后鄭雄坤被改名為張銘,如今身份證上的信息也是如此,出生年月則改成了1993年。但鄭雄坤沒忘記自己的過去,“我一直想找回親生父母”。

  鄭雄坤在養(yǎng)父的照料下過了三年多,2000年到老人在清遠的女兒家生活,開始讀小學(xué)。但老人始終割舍不下對鄭雄坤的思念,2001年又將他接回到河源,這次他生活在河源的一個“姑姑”家,直至初中畢業(yè),老人在這期間已去世。談及養(yǎng)父家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鄭雄坤不愿多說,只表示一切還好。

  初中畢業(yè)后,鄭雄坤開始到社會上打拼。在河源一家酒店廚房做了1年學(xué)徒后,抱著找到親生父母的期望,鄭雄坤來到深圳市羅湖區(qū)打工。每天12個小時的廚房工作,讓他一個月只得到一千七八百的工資,“但我出來后沒跟他們要一分錢,我就養(yǎng)活自己,就是要找到我爸媽”。

  談起打工日子的那些閑暇時間,鄭雄坤說自己常常會獨自落淚,“很難受”。沒有其他的休閑消遣,他每天收工回家,找回父母成了這些時間里頭的一個坐標軸,生活的目的以此為基準,甚至對著養(yǎng)父的家人,鄭雄坤也直言不諱誓要找回自己的父母。

  2012年鄭雄坤又轉(zhuǎn)到東莞打工。從一些電視節(jié)目和網(wǎng)站他受到啟發(fā),2012年12月1日他在東莞“寶貝回家”網(wǎng)及中國尋人啟事網(wǎng)登記了相關(guān)信息。2013年回到河源時,鄭雄坤又到東源縣派出所報案,警方進行采血、入庫,但之后并無進展。

  “我都沒有想到真能找到”,鄭雄坤甚至有些驚訝,在2014年命運終于收回了那個玩笑,讓他找回了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