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是指新生兒感染了致病微生物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表現(xiàn)為發(fā)熱、低體溫、精神萎靡、反應低下、硬腫等癥狀。下面,媽網(wǎng)百科就為家長們詳細介紹下新生兒感染的相關知識吧!
新生兒感染是造成新生兒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病毒引起的宮內感染不僅引起新生兒期的感染,還可引起畸形等。因此,家長們不要掉以輕心,在平時接觸新生兒的時候,要保持手部潔凈,以減少寶寶患上感染的機率。
除此之外,新生兒感染的癥狀還有什么呢?
1、發(fā)熱、低體溫、精神萎靡、反應低下、硬腫等;
2、呼吸暫停、呼吸困難、氣促、發(fā)紺、鼻翼扇動等;
3、皮膚蒼白、花斑紋樣、皮膚濕冷、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低血壓等;
4、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肝腫大等;
5、易激惹、嚕睡、震顫、抽搐、反射低下、肌張力下降、呼吸不規(guī)則、前囟飽滿等;
6、黃疸、肝脾大、皮下出血點、瘀斑等。
相信大家對新生兒感染有了初步的認識了吧!不僅如此,家長們更應了解新生兒感染的來源,這樣就能更好地做到新生兒預防感染的措施了。
其實,新生兒感染的主要感染來源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
1、細菌感染
新生兒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肺炎、腹瀉、皮膚化膿性病變、尿路感染、敗血癥、腦膜炎等。常見的致病菌有金葡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假單胞菌、利斯特菌、變形桿菌等。感染的致病菌因感染部位而有所不同。
2、病毒感染
新生兒感染病原有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肝炎病毒、腸道病毒、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3、其他微生物感染
除細菌、病毒感染外,新生兒感染還可由真菌、螺旋體、原蟲、衣原體等引起。真菌感染分為淺部和深部兩種。淺部感染常表現(xiàn)為念珠菌病,深部感染可為敗血癥或腦膜炎。原蟲感染常見有先天性弓形蟲病。螺旋體感染常見先天性梅毒。新生兒衣原體感染常為沙眼衣原體所致包涵體結膜炎及肺炎。
對于新生兒感染主要原因是因為:
1、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夠成熟,功能尚欠完善。
2、新生兒尚未接觸過子宮外環(huán)境的各種病原,也沒有接觸過食物蛋白等種類繁多的抗原性物質。
3、孕期受到通過胎盤的母親抗體的影響,使新生兒存在著生理性免疫低下。
那么,如何來增強新生兒免疫力,減少新生兒感染的機會呢?
1、合理營養(yǎng)
新生兒期營養(yǎng)需求量高,但消化代謝功能有限。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和抗體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質缺乏會造成免疫機能下降。維生素C能刺激身體制造干擾素,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可增加抗體,清除病毒和細菌,從而增強免疫力。其它,如胡蘿卜素及營養(yǎng)素中的葉酸、維生素B12、煙堿酸、泛酸、鐵、鋅和酶等也都與免疫能力有關。
2、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含有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質,它可供給新生兒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鐵,尤其是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體及抗感染的活性白細胞、雙歧因子、溶菌酶等,它們具有增強免疫功能,阻止有害菌的生長,可減少寶寶感染的機會。
3、預防接種
新生兒時期雖然從母體來的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體,但對于許多傳染病仍是一個高度的易感者。預防接種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可以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接種來防止對新生兒危害最大的傳染病的發(fā)生,如結核病、乙型肝炎等。
4、新生兒按摩
按摩是通過新生兒皮膚感官溫和的刺激,引起全身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系統(tǒng)的一系列良性反應,可促進胃腸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增加小兒的食量,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體重的增長。按摩的同時還活動寶寶的全身肌肉,使身體發(fā)育得更健壯。另外,皮膚刺激對增強免疫功能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有益于新生兒的體格與心智的健康發(fā)育。
新生兒感染是很嚴重的,所以家長們更應注重新生兒日常生活的護理,那么,新生兒該如何預防感染呢?
1、 壞境要舒適
新生兒居室必須有充足的陽光,容易通風,空氣要新鮮,要溫暖舒適。打掃房間時,最好先灑水或用濕拖而擦地,以免塵土飛揚。
2、寶寶還沒有滿月的時候,不要讓太多人接觸
寶寶還沒有滿月的時候,應盡量讓親戚、朋友少來探望新生兒,特別是患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不應接觸新生兒。
3、寶寶的用品要每天消毒
奶瓶、奶嘴及裝奶的用具要每日消毒,使用后開水清洗,奶嘴不要用手抓摸,吃剩的奶最好不要再給新生兒吃,必要時也應再次煮沸。
4、媽媽們接觸新生兒的時候,要保持手部潔凈
媽媽及其他接觸新生兒的人一定要保持手部潔凈,接觸新生兒前及換尿布后,必須用肥皂及清水洗手。千萬不要在接觸自己的鼻孔、口腔或面部后就用手去摸新生兒,因這些部位都有細菌,這樣做會把病菌帶給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