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 糾正寶寶說話不利索4誤區(qū)

編輯:靜渝

  【媽媽網特稿】寶寶剛剛開始學說話,因為詞匯量不多,發(fā)音也不是很準,所以斷斷續(xù)續(xù)的很難說出完整的話。孩子說話結巴讓爸媽很擔心,其實這個階段寶寶說話結巴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爸媽要注意發(fā)現原因,還要注意糾正孩子的方法。

  薇薇今年2歲半,過去她說話還是挺流利的,但是最近不知道為什么薇薇說話開始有點磕磕絆絆的,斷斷續(xù)續(xù)地似乎很難表達自己。爸媽很擔心不知道薇薇說話。

  其實寶寶有一段時間突然不愛說話或者有說話不利索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年齡在2-3歲尤其多。寶寶說話不利索,先不要太緊張,家長先要去了解寶寶為什么會這樣。同時,父母要了解寶寶是否只是說話不利索,還是真結巴。如果媽媽發(fā)現寶寶說話時出現連詞多、長句停頓、肢體語言多這些情況,通常都不是真正的口吃哦!媽媽要注意觀察,才能對癥下藥糾正寶寶說話結巴的習慣哦!

寶寶說話結巴

  一、說話磕絆 寶寶很委屈

  寶寶不是天生說話結巴,但為什么說話總是斷斷續(xù)續(xù)、不流暢呢?其實寶寶有想法表達不出來心里也是很著急委屈的,寶寶結巴很可能是因為以下這些原因哦!

  1、語言跟不上思維

  幼兒的言語發(fā)展要經歷一個腦、嘴協調、學習表達的過程。2歲的孩子思維發(fā)展迅速,但是說話的技能卻趕不上思維的速度,思維和語言發(fā)展的不對稱性導致孩子在想要表達某種意思的時候,找不到適合的表達方式或者詞匯。像這樣階段性的口吃,家長不要擔心,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進步,這種口吃現象會減少,終致消失,因此家長對此不要太過擔心。

  2、認知發(fā)展與詞匯量的矛盾

  孩子在2-3歲的時候容易有口吃,是因為孩子的形象記憶的效果高于詞語記憶的效果,也就是孩子認識的事物已經很多,但掌握的詞匯較少,且不牢固。當他迫切地想表達自己的意思,一下子又找不到適當的詞匯,再加上發(fā)音器官尚未成熟,對某些發(fā)音會感到困難,而神經系統調節(jié)言語的機能又差,也就容易形成口吃。

  3、心理因素

  有些孩子在和陌生人交談,或者在一些人多的重要場合上,情緒緊張、激動,以至于出現結巴現象,無法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所導致的心理因素。

  也有些孩子由于種種原因變得非常敏感和多疑,生怕別人笑話自己,看到兩個人在嘰嘰咕咕地議論什么,就以為一定是在說自己,結果越敏感就越恐懼,越焦慮,變得說話吃力,結結巴巴。這些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語言障礙,會在緊張情緒得到緩解時而消失,父母不必急于糾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