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語言敏感期通常在6個月左右時就已經出現,2歲左右會出現“語言爆發(fā)”,能夠表達比較復雜的句子。一些家長表示,別人的孩子不但很早就會說“爸爸媽媽”,而且腦子還轉得很快,對答如流,嘰嘰喳喳的像一只歡快的小麻雀。而自己的寶寶也只是哼哼哈哈,說話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爸媽很是焦急,究竟自己的寶寶是“貴人語遲”還是發(fā)育遲緩?
發(fā)育與說話能力有關
一、說話晚就是發(fā)育遲緩嗎?
其實說話和語言是兩個不同概念的哦!語言主要指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方面,而說話只是語言中的一部分,是指調用各個發(fā)聲器官發(fā)出正確的字詞。所以說話晚的寶寶并不意味著她語言發(fā)育遲緩。要知道人家愛因斯坦到3歲還不會說話哩,所以孩子說話晚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啦。
雖然沒有科學論證早說話的孩子智商更高,但是能說會道的寶寶讓人感覺更聰敏更討喜喲!通常來說,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基本會說話,但孩子說得怎樣和表達清晰與否卻有家長的早期教育有關的哦,所以家長想要寶寶伶牙俐齒、對答如流,不妨多花心思開發(fā)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二、貴人語遲是真的?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曾表示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認為說話較晚,還因此咨詢過醫(yī)生。但其實愛因斯坦2歲半的時候就已經能說整句了,而他的語言問題更多在于7歲之前總是沉默寡言,并且總是輕聲重復自己的話。
科學家曾經對愛因斯塔的腦部進行解剖,發(fā)現他大腦語言區(qū)被擠得比常人小,這很可能導致他小時候的語言問題。也有學者猜測他曾經是自閉癥患者。還有學者認為愛因斯坦以及很多其他天才都有說話晚的特征,這也許是一種特殊的人群,而不是所謂的“自閉癥”等問題,他稱之為“愛因斯坦癥”。